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 prolapse, POP)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损伤或功能障碍所引发的盆腔器官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修补材料的发明和应用,盆底修补和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医生及患者对POP手术满意与否多建立在解剖学失败和再次手术上。而这种对影响生活质量POP评价越来越受到质疑,在报道手术成功或失败标准上,全球范围都存在诸多模糊地带,总体而言,POP 手术成功或失败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业内更多认可应给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一套可以对POP手术进行标准化报告的框架,方可达到研究结果评价更为准确、客观。
1国际妇科泌尿学会(IUGA)/国际尿控协会(ICS)建议POP术后评价内容
IUGA/ICS在2014年细化了POP手术后评价要求,所有盆腔脏器脱垂手术, 应该完整报告手术如下方面结果。
1.1 围手术期数据 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并发症。
1.2 主观结局(患者自述) 患者报告阴道脱出物的症状存在或消失。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以用有效的问卷评估,问卷应涵盖脱垂,排尿、肠道和性功能。
1.3 客观结局 使用POP-Q分期,并且应该使用绝对值及百分比制成表格,以方便其他的研究对比结果。
1.4 并发症 描述下尿路症状、压力性尿失禁或肠道及性功能障碍。
1.5 手术类型及手术部位
1.5.1 初次手术 表明治疗任何部位的盆腔器官脱垂所需要的第一步处理。
1.5.2 再次手术 指与初次手术相关的任何后续手术处理。手术可被细分为:在不同(或新的)部位或腔室的初次手术;因POP症状复发、而在相同部位或腔室实施的再次手术;因网片暴露、疼痛、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进行的手术;因非POP问题的尿失禁或粪失禁的手术。
2IUGA/ICS建议POP术后评价内容的临床意义
POP手术治愈标准也已由传统的单纯立足于一系列的客观检查和医生确诊的“客观治愈率”过渡到兼顾关注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和性功能影响的“主观治愈率”。
记录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围等手术期参数,记录手术后并发症,这里指的并发症主要是针对POP植入网片合成材料、移植物、自体组织和直接相关的女性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需要按照IUGA/ICS的并发症分类系统进行分类,CTS分类系统包括: C:并发症的种类;T:与初次手术有关的并发症被诊断的时间;S:并发症存在的部位。有别于肿瘤手术,POP手术,尤其是植入移植物POP重建手术,并发症可以术后远期发生并持续存在,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记录并长期随诊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追踪POP手术的不良事件包括:泌尿生殖道损伤、胃肠道损伤、失血量大于500 mL、手术时间、网片侵蚀、持续时间超过6周的新发阴道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周的新发下肢痛、瘘形成、新发性交痛或较前加重和持续性神经损伤等症状是衡量手术临床结局的重要部分。
客观POP术后评价指标,目前较为认可的诊断标准为采用POP-Q分度方法。发表在JAMA上的1篇文章,对POP行开腹骶骨固定术的7年随访研究,对POP手术成功根据症状和解剖进行分别定义:解剖学失败定义为POP术后需要再治疗或POP-Q测定阴道顶端下降超过阴道下1/3或阴道前后壁膨出超出处女膜。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等研究多建议POP客观治愈标准为处女膜及处女膜以上解剖复位。 目前较为认可的POP客观失败诊断标准为POP-QⅡ度有症状及任何POP-Q Ⅲ度以上。
许多临床实践发现解剖学标准定义POP手术治愈过于单一,因为POP是非致命性但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否才是判定手术的最终目标。POP的手术成功与否以患者的感觉最重要,所以为患者为主导的主观症状是否解决是另一重要评价指标,并不强调解剖完全恢复。POP术后主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脱垂涉及泌尿道、肠道和阴道功能的患者主观症状改善和患者满意度。主观评价目前业内公认的是以患者自填POP疾病特殊问卷评估。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评价POP的A级和B级问卷: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 7(PFIQ-7)、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和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等已完成中文验证,可以应用于临床工作。应用较多的症状性失败定义为POP术后需要再治疗或对患者测试盆底困扰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inventory,PFDI)有脱出物。
总之,对于所有的POP手术治疗,术者均应了解这类影响生活质量疾病对术后临床结局的评估不仅限于对手术是否成功实施,均需要清楚地评估该手术所有生活质量相关的主、客观结局和手术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略。
来源:朱兰,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临床评估注意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10):993-994.